教授,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,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,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上海市领军人才, IEEE高级会员,JCR Q1区SCI专业英文国际学术期刊《Nano-Micro Letters》主编和《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》期刊编委,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委员。长期研究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技术、石墨烯材料制造和纳米加工技术与纳米传感器件。特别在高质量大片单层石墨烯大量制备、石墨烯电极材料和传感器方面等取得了系列的创新研究成果,并发表SCI学术论文百多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,并结合产业应用需求,已转让和授权多项专利。
朱美芳,中国科学院院士,纤维材料专家,东华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。 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、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,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。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、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10余项。
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国家特聘专家、中组部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、国家石墨烯联盟石墨烯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。开创了偶联法制备聚合物、碳纳米管、无机粒子三元复合的先河,迄今申请发明专利达15项之多,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5篇,是石墨烯及高分子领域著名的科学家。
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家,“海南省拔尖人才”,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,上海腐蚀学会“突出贡献奖”。 研究方向:防腐防污防火涂层材料、微纳结构及FRP复合材料、高性能无机材料研究等。
主要从事基于超临界流体的化学化工过程、分离工程、纳米材料(包括石墨烯)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。近来主持了国家863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项目、上海市经委高新技术项目、上海交大医工交叉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,获国家发明专利16件,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。
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,教授、博导,入选上海市“浦江人才”计划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;受聘担任国家科技奖励、教育部“留学回国启动基金”、教育部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、香港研究资助局基础研究项目评审专家。研究方向为有机-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;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设计、制备及在在储能、光催化、气体传感等方面的应用。
中央千人计划专家,浙江师范大学教授。美国加州大学/光电材料高科技公司高级科学家。主要从事新型吸附催化材料、储能技术、超纯光电材料等领域的研发,先后在国际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,发明专利30余项。担任多个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的审稿人。曾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、美国国家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研究资助奖等。多个产品实现产业化,成为国际储能与光电材料领域的主流技术。
199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高分子材料专业工学博士学位,1995年提前留校任教至今。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、改性与加工工艺研究。相继开发成功PET热封膜、镭射膜、高亮膜、高阻隔膜、光学BOPET用树脂、光电模切用离型膜、MLCC用离型膜、BOPET抗划伤膜、低温高速烫金膜背胶、含F压敏胶、光学丙烯酸酯压敏胶等数二十多个新品种。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0多项,发表国内外研究论文70多篇,与他人一起获得多项国家、省部级奖励及功能薄膜开发研究论文奖。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俄罗斯科学院院士,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、环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。多年来一直在环境学科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,在深度催化氧化技术、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、城市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、环境友好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制等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因此曾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、二等奖三项;国家发明三等奖;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;全国高校十大科技成果新进展奖等殊荣。
副教授,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院,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,主要研究方向:汽车车身电子、智能网联汽车、新能源汽车等。《传动技术》责任编辑,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监事、上海市中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促进中心理事、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技术咨询专家。参与了国家863重大项目、上海市经信委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,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。
高级工程师,先后担任化学工业部西北油漆厂涂料研究所所长、“甘肃省石化厅工程技术评定委员会”中高级评委、甘肃省“八五”规划编委,承担《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》编制等工作。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,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、兰州铁道学院化工学院兼职教授。
教授,博导,现任上海大学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、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、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首席科学家、国家科技部纳米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负责人、国家教育部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工程技术中心主任,兼任全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颗粒学会理事、中国微米纳米学会理事、上海市颗粒学会副理事长。
上海理工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,化工过程机械博士学科带头人。兼任美国化学学会(ACS)会员,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(AIChE)会员,国际声学与振动学会会员,中国颗粒学会理事,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振动利用学会副理事长。已主持完成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17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计划,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奖项。